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用系统思维、科学方法推进管党治党内容全涵盖、对象全覆盖、责任全链条、制度全贯通,进一步健全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必须按照这一重要要求,把握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引领保障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管党治党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各项建设协同发展并取得新的成效。
一、在顶层设计上更加突出系统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性认识,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推动党的建设这项伟大工程不断深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这是对党的建设工程的新设计、新谋划”。这就要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谋划,以系统思维论来统筹考虑管党治党各领域各方面问题,在系统谋划、顶层设计的前提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有机融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新时代我们党着眼于管党治党全面系统布局、协同高效推进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重大命题,到第二十届中纪委二次会议上提出“初步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重大论断,再到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健全组织体系、教育体系、监管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等五个方面,对“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着系统化、体系化方向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上,管党治党任务更加繁重,必须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特点、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更加突出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新时代党的建设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各项建设同向发力综合发力的系统工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必须立足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从战略上考虑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既符合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又有利于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
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开创性的工作,需要整体地而不是局部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持久地而不是短暂地、高标准地而不是一般化地推进。在顶层设计上鲜明地体现系统观念,始终立足于管全党治全党,适应系统性建设目标要求,拓展从严治党的广度和深度,把准管党治党的时代内涵和重大任务,明确目标方向、结构体系和重点领域,使全面从严治党既重点突出又覆盖全面。通盘考虑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衔接、机制对接和举措协同,充分体现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各要素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党的各项建设是彼此贯通、相互支撑、密切配合的,与之相适应,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作为一个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有机整体,必须在“全面”这个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上下功夫,“坚持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把静态的结构框架与动态的功能呈现有机结合起来,在整体框架和具体环节上符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彰显管党治党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同时这一体系融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等引领保障功能为一体,通过体系功能的完善,引导全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纪律保证。需要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要素之间、子系统之间以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耦合性。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涵盖内容、对象、责任、制度等基本要素,由组织体系、教育体系、监管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等五个子系统构成,从这个意义上,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内部各要素及相应的子系统彼此联动、协同共进,形成系统整合、环环相扣的综合体系,使整体效果大于各个要素之和,发挥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整体效应。
二、在整体推进上更加突出科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有其自身规律,对我们这样一个老党大党来说,从严治党更有其自身规律。”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过程性特点,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因此,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根据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和时代性特征进行调整完善,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坚持目标导向。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始终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根本问题,必须持续优化改进、不断调整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就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明确提出“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战略目标,这就要遵循和把握管党治党规律,切实增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在总结提炼管党治党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形成规律性认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实现目的再造、流程再造、方法再造。在动态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科学化、系统化、协同化推进党的建设系统工程。在管党治党实践中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推进各领域相互协同、各环节紧密衔接、各项制度相互配套,将体系的功能优势转化为管党治党的效能。以横向整合、纵向贯通的运行系统推动各种要素、各项功能协调互动、同频共振,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实现高效率高质量运行。运用好辩证思维,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既注重整体优化,又重视突破重点,既抓住强力治标,又坚持不懈治本,既改进顶层设计,又加强基层探索,实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地发现问题、并且认真地、及时地解决问题,是持续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我们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外在环境和党的任务等因素发生变化,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会发生变化,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本身就是不断有效破解管党治党现实难题的实践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经过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这就要在应对时代挑战中正视自身问题。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抓住问题症结,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思考,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既在顶层设计上注重补短板、强弱项、防漏洞,又在具体措施上聚焦解决重点问题,既要解决好出现的新问题,又要解决好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深究问题根源,铲除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深化管党治党,使管党治党成效更加符合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实际需要。
坚持结果导向。全面从严治党是“激浊”与“扬清”相互较量、“扶正”与“祛邪”相互作用、“自治”与“他治”相互促动的过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意义在于积极主动应对,不断提升效果集成,更加强调外部整体性和内部一致性,使管党治党的成效和优势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让党内正能量更加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全面从严治党要“治”出成效,必须坚持统筹推进、协调推进、一体推进,形成系统聚合效应,使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逻辑链条相互贯通、更加严整,以顶层设计、要素整合、过程协同的统筹性、系统性、联动性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治行”,更要“治心”,使管党治党的有形力量和无形力量融为一体,避免流于形式化,与实际脱节。要在思想上从严,重视教育引导、治本治根,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真正紧起来。要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协同发力,实现高标准与守底线的内在统一,发挥标本兼治综合效应,集成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效能。
坚持制度导向。制度建设内涵丰富,涉及管党治党的方方面面,必须始终把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作为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管党治党方式。以制度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贯通联动,使制度建设与管党治党需要相适应,确保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接受党的纪律、规矩约束,都在法律和制度规定范围内活动,从而实现以制度治党、管权、治吏。注重制度规范的系统集成,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建立务实管用、相辅相成的体制机制,推动管党治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搞好“四梁八柱”的配套衔接,在管党治党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扎紧制度笼子。把科学的制度设计、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检查惩处结合起来,形成有效机制和工作闭环,确保每一项法规制度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好。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把管党治党的“螺栓”越拧越紧,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把制度的刚性立起来,真正成为硬约束。
三、在引领保障上更加突出“严”和“治”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就要推动“严”和“治”成为常态,把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道、严之有方、严之有效。
必须牢牢抓住最根本的政治担当。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前提,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更好地有机融合。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必须始终坚持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主攻方向”,切实保障党领导地位的彰显和核心作用的发挥。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督促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把全面从严治党方略转化为自觉行动。以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贯通到底,推动管党治党各项任务落实见效。以责任主体到位、责任要求到位、考核问责到位,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地生根。以制度执行的坚决果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制度轨道上向纵深发展。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政治生活,涵养政治生态,切实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以管党治党的实实在在效果确保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必须严格遵循“严”和“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不能只当口号喊,必须体现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切工作和活动中。”这就要把“严”和“治”落实到管党治党各方面各环节,全面推进思想从严、监督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一方面要抓住“严”这个关键,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持续用力。注重严在全过程,每一个时段、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漏掉,让全过程全方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一种常态,日常和基础工作要更加扎实、过程管理要更加有效。以严密的组织体系把管党治党重点涵盖每个领域,布控在一切权力周围,延伸到组织末梢,既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又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这个“绝大多数”。把知责、担责、履责体现在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担当起具体责任,努力形成层层担当、人人担当、共同担当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住“治”这个要害,全覆盖、精准化、一体化推进监督管理。发扬斗争精神,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促使关键点规范明确,风险点防控到位,防止边严边出问题。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治病强身相结合,既致力除病灶消毒瘤,又着眼长远,靠制度、靠纪律、靠规矩,改进党员管理机制,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机制,健全正风肃纪常态化机制,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管到点、严到位,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必须充分释放法规制度的力量。全面从严治党“治”的核心在于责任落实,就是要依靠制度刚性,推动把责任转化为动力,从根本上提高管党治党的内在自觉。用好以党章、准则、条例、规定为主体的管党治党制度利器,不断提高问责的科学性和精准度,释放制度效能,有效解决失责不问、问责不严、定责不准、问责泛化等问题。拧紧责任链条,通过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来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落实。完善问责制度机制,问责的内容、对象、事项、主体、程序、方式都要制度化、程序化。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的强大推动力。以有效问责强化制度执行,针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失职失责应当予以问责的情形,严肃追究责任,既对事也对人,问到具体人头上,失责必追,违责必究。时刻握紧纪律这把“戒尺”,强化问责效果,敢于较真碰硬,手电筒对着自己照,把自己摆进去,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和责任担当,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作者:徐州市委组织部 赵耀)